[ 疫情相關懶人包, 我就懶得看, 資訊整理 ]

防疫APP.jpg

近期為因應疫情,可以怎麼做防疫?
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 2021/04/21 上架了「台灣社交距離」APP

目前全台有60萬人安裝!

掌握疫情擴散相關資訊,減少疫情擴散的機會

 

只要下載後同時開啟藍芽,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曾和確診者接觸過

版本下載 ↓ 

undefined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此 APP 使用藍芽技術,因此需持續啟動手機

但對於確診者抽禮券

很多人表示以為是「疫FUN券」嗎?

是有點諷刺......

希望大家都健康、平安無事才是!

 

此 APP 在 Android、IOS  要如何運作使用?

 

以下為使用 Android 系統手機之畫面:

 使用 Samsung Note20 做示範

步驟一、必須開啟藍芽才能偵測

安卓1.jpg

步驟二、點選「開啟」藍芽

安卓2.jpg

步驟三、使用接觸通知功能「打開」

安卓3.jpg

步驟四、點選「開啟應用程式」

安卓4.jpg

步驟五、出現"與確認者資料比對無接觸"即完成

安卓5.jpg

 

以下為使用 IOS 系統手機之畫面:

 使用 Iphone 11pro 做示範

下載完開啟APP會有說明

2- iphone.jpg

點選「開始使用」

3- iphone.jpg

步驟一、點選「開啟接觸通知功能」

4- iphone.jpg

5- iphone.jpg

9- iphone.jpg

步驟二、右上角三條橫線側欄點開,有更多功能的說明

你可以一一點開觀看說明

8- iphone.jpg

 如是確診者,可以選取「確診者上傳隨機ID」

7- iphone.jpg

必須開啟藍芽才能偵測,呈現以下畫面代表成功!

6- iphone.jpg

 

 

「台灣社交距離」APP 是否有個資外洩問題?

 

臺灣社交距離APP負責人詹仲昕:「因為它沒有定位資訊,就不會有足跡的問題,

沒有你個人的資料,就不會有指認你個資的問題,也不會有任何的資料被上傳

民眾收到與確診者有近距離接觸的通知,也無從得知他是在什麼時候,

哪一天在哪一個地點跟誰有過近距離的接觸。」

 

社交距離 APP 記錄的是匿名 ID,而不是足跡,ID 資料會儲存在手機 14 天

也就是假設今天是 5 月 14 日,我就可以知道自己從 5 月 1 日,有沒有和確診者近距離接觸超過兩分鐘

 

 

是否要一直開著藍芽?

確診者必須在確診前就要下載這款APP,同時在藍芽開啟的狀態,APP才能運作

這款臺灣社交距離 APP 它不會記錄個人資料,更不會洩漏隱私

 

目前個人覺得是初步算堪用,有優點也有缺點

數據上算是非100%準確,給大家參考囉~

 

 

 

 

 

這篇文章是 La si Do 親自操作過後的感受,僅提供參考 !      

內容物以及文章中提到的,其內容引用自網站、報導等

圖片只要是沒標上 La si Do 網址的,皆取自於網站公開資訊,如侵犯著作權請告知拿除  

● 此文僅供參考用,每個人對於使用的感受不同,請尊重每個人的感想以及心得 ●   

● 文章有時效性,如欲確認最新資訊須謹慎參考 ●    

 

每篇文章都是 La si Do 細心撰寫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來完成       

思考如何打出淺顯易懂好了解的文字感受

給大家以及圖片美化都是 La si Do 的用心所在

● 所以,喜歡文章的各位,請幫忙按個讚吧 ● 

● 圖文版權所有,如欲分享請告知並載明出處 ● 

 

 喜歡文章的各位,請到文章最上方按個讚  ● 

未命名-2 

 

 ☞    讓 La si Do 知道你的支持與鼓勵,緊來按讚      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 si Do吃貨倫森 的頭像
    La si Do吃貨倫森

    La si Do吃貨倫森 : FoodTime食光

    La si Do吃貨倫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